若肠胃先有食积痰涎,后又外感风寒,则发似疟,故家秘以此消痰积。若胁肋刺痛呕吐酸水,此肝木火冲之呕,小柴胡加栀、连、竹茹。
有下症者,以滚痰丸下之。浅也徽曰:伤寒所称三阴三阳者,即仲景所以标病位而分阴阳,故也单称为六部也,后人以为经络,其意不通。
今仍头项强痛,发热无汗,心下满痛,小便不利,乃是水饮内结,故以此方治之。口渴热呕,合干葛石膏汤。
是此可见痉病无汗,亦有可汗者,但因其脉沉迟,难用麻黄发汗耳。即明识阴阳者,又以仲景冬月北方之麻黄、桂枝汤,妄治春夏秋三时南方之,人以致热病误用温热,变症百出。
故曰表症急者,先发其表,后攻其里。 详注衄血条内。
人之脏腑,皆风之起。 凡疾病有六等之差,而地位脉证不相同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