肾脉上贯肝膈,入肺中,从肺出络心,是肾气之上交于心肺。 总属天之风邪,而人身中有寒、热、燥、湿、虚、实之化。
内伤外感要分明,脉辨气口与人迎;外感风寒有余症,手背热兮鼻气频。 虽然邪之所凑,其正必虚,若初肿之时,行去其水,正气易于平复,医者不知发汗行水之法,惟以疏利之药利之,肿或减而无尾闾之泄,犹以邻国为壑耳!如久服疏利之药,则正气日消,水留日久,则火土渐灭,然后以此法行之,无济于事矣!夫饮入于胃,犹海之行云气于天下;谷入于胃,由脾土之转输于四旁。
其有心腹、皮肤内外俱痛,则按之而止者虚也,按之而痛者实也。甘草稍可以泻热毒,佐以木通则直去小肠膀胱矣。曰导赤散是泻丙丁火邪。从便而泄也。
此血或因表邪太盛,迫其妄行,以致吐衄者;有因肝火盛者,有因暴怒,肝气逆而吐者,吐则必多,虽多不死,盖有余之散血也。按之不窟为逆症,不比水肿多般样;分消汤饮可回春。家传正气谁堪让。
故曰岁半以上,胜之常也。加味生化汤治产后三日内完谷不化,块未消者。
乃物理之玄微,神工之能事。剖前哲未言之蕴,摘诸家已效之方,济以家传,参之《肘后》,使读者心目了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