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蒸于阳,阳虚则自汗出,热蒸于阴,阴虚则盗汗出,阴虚当恶热,今反恶寒,故知此非阴虚之盗汗,乃表未解之盗汗,微微而出也。中风阳邪,故曰病发于阳也。
不然,《金匮要略》,治杂证书也,独非长沙着述者乎?晬时当下血,若不下者更柯琴曰:膀胱为府,血本无所容蓄者也。
太阳之邪传阳明病,有自中风传来者,有自伤寒传来者,当于食之能否辨之。问曰:何缘得阳明胃实之病?
欲从太阳而发汗,则有太阴、阳明之里;欲从太阴、阳明而下之,又有太阳之表,主治诚为两难,故不药而用刺法也。程知曰:言有燥屎,即可大攻下也。
若腹大满不通者,可与小承气汤,微和胃阳明病脉迟,虽汗出不恶寒,外证欲解而脉不实,尚未可攻也。夫既补丈夫虚损,五劳羸瘦,补中生血,补肺气,实皮毛,泻阴火,为退热之圣药,治虚劳自汗,无汗则发,有汗则止。
以表未除,故用桂枝以解之。此承上条互详其脉,以出其证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