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明病,脉浮,无汗而喘者,发汗则愈,宜麻黄汤。此各从元气之浓薄,而寒热为之浅深耳。
不呕不渴,是里无热,故于桂枝汤加桂以治风寒,去芍药之酸寒,易附子之辛热以除寒湿。其心下急与心下痞硬,是胃口之病,而不在胃中;结热在里,非结实在胃。
阴邪盛而缓中见止,名曰结,有绵绵泻漆之状也。伤寒,大吐大下之,极虚,复极汗者,以其人外气怫郁。
病从外来者,当先治外而后治其内。 以伤寒所致,与伤寒相似,故此见之。
赤小豆甘酸下行而止吐,取为反佐,制其太过也。但以欲呕一证似柴胡,当深究其欲呕之故矣。
若脉浮发热。 胸胁苦满,便用小柴胡和之,热邪从少阳而解,不复入阳明矣。